我校坚持“四个突出” 从严抓好学员管理
我校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国共产党党校(行政学院)工作条例》,在学员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严要求,统筹做好党性教育、学习管理、组织管理、生活管理,大力营造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的学习氛围,努力让学员在理论上得到提高、精神上得到塑造、思想上得到升华。
一、突出“固本铸魂”,实施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
注重系统实施。把党性教育贯穿培训全过程,让学员入校后重温一次入党誓词,接受一系列党性教育理论学习,上一堂党性教育现场课,接受一次警示教育,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报告,参加一次组织生活会,开展一次党性分析交流讲评,推动“看、听、思、悟、论、行”融为一体,使学员始终处于党性锻炼的浓厚氛围之中。注重有效载体。在做好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,联合5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,将《焦裕禄》《红旗渠精神永在》《党课轻骑兵》等特色党性教育课引入课堂,引导学员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,自觉传承红色基因,锤炼坚强党性。注重效果评价。召开党性分析交流讲评会,通过学员互评、教师点评等方式,对党性教育成效进行全方位、多角度评价。建立学员回访制度,到已毕业学员所在地区或部门进行回访,深入了解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的成长情况以及在思想作风淬炼、学用结合转化上的成效。
二、突出“求真求实”,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
原原本本学。开设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”教学单元,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、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等定期开展“经典精读”读书交流,引导学员经常学、反复学、持续学,确保入脑入心。相互砥砺学。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开展学员讲坛、读书交流、学习笔记展评、工作经验交流等研讨式学习,促进教学相长、学学相长。联系实际学。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,倡导研究式学习,组织学员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对策研究,选配优秀教师提供选题和研究指导。安排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学制2个月以上班次的学员深入县乡蹲点调研,并撰写调研报告,提出政策建议和破解思路。
三、突出“战斗堡垒”,激发学员自我管理能动性
健全组织机构。开学即成立班级临时党支部,教育引导支部“关键少数”发挥关键作用。成立学员管理工作专班,指导临时党支部工作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与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学习,有效发挥联络学员的纽带作用。加强与各地党委组织部门、学员派出单位的协调配合,定期发送《提醒函》,提醒反馈学员培训情况,凝聚管理合力。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。在校(院)委会领导和各方指导下,班级临时党支部严肃培训期间党内政治生活,制订工作计划,严格执行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、谈心谈话、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,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。严肃学籍、考勤制度。健全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制度,严肃考勤纪律,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,确保学员静下心来学、沉下心来思、潜下心来悟。纪检和学员管理部门定期开展考勤检查,公布考勤情况。加强考核与监督,如实记录学员的学习情况、思想状况、遵守校规校纪情况,考核情况按规定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。
四、突出“严管厚爱”,构建清清爽爽的党校学风
坚持严格管理。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,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对所有在校培训的班次统一实行学习日集中住校管理,对违规吃喝等违纪行为“零容忍”,以严格的学员管理突出教育培训的严肃性,确保学员全身心投入。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。要求学员自行整理内务、打扫卫生,倡导“光盘”行动,弘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。联合河南省新华书店在校内开设“红色书吧”,为学员课余时间读书交流提供空间。增添开辟学员应急事务接待室、丰富餐饮品类,营造温馨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。开展健康文体活动。聘请专业教师教授体育运动,组织开展“破冰”活动、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,丰富课余文化生活,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。制定实施《学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》,提高应急处突能力,保障学员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