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| 校院概览 | 教学工作 | 科研工作 | 决策咨询 | 行政后勤 | 队伍建设 | 机关党建 | 廉政建设 | 信息化建设 
热点新闻
·   张涛看望慰问春节... 01/22
·   我校举行2023级领... 10/12
·   我校召开2023年春... 02/24
·   张涛看望慰问老同志 01/20
·   我校举行2022级领... 05/06
·   全省市厅级主要领... 02/15
·   我校召开2023年春... 03/16
·   校委(院党组)召... 01/20
·   全省党校(行政学... 05/24
一渠丹水千里奔腾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高奏民族复兴凯歌
 

——我校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期晋升处级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一班现场教学体会

公务员培训部供稿

4月10日至13日,按照我校教学安排,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期晋升处级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一班42名学员到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渠首和丹江口水库,实地了解工程建设历程和移民搬迁历史,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恢弘伟大,感恩搬迁移民的家国情怀,感悟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刻内涵,感叹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。

南水北调工程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、推进科学发展、增进人民福祉而创造的前无古人的历史性事业。大家在现场教学讨论中一致认为,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,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,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动力,彰显着党和国家的科学统筹、库区移民的舍家为国、移民干部的担当奉献和工程建设者创新求精。

南水北调体现了人民至上、团结协作的大国统筹精神。工程纵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流域,穿越鄂、豫、冀、京、津五个省市,涉及水利、国土、建设、交通、环保等诸多部门,是一次多流域、多地方、多部门的统一协作,统筹解决了当前与长远、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、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等诸多问题,在处理这些问题和环节的工程中,形成了尊重规律、科学谋划,保持定力、责任担当,统筹兼顾、综合协调的大国统筹精神。

南水北调体现了顾全大局、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先后移民80多万,仅河南淅川就经历三次大的移民。从远赴青海,到再迁荆楚,再到壮别家园,他们有的经历三次搬迁,有的父子兄弟分居两地,更有长眠库底的丹阳古城。为了这一渠丹水,库区移民舍弃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美丽家园,舍弃了骨肉亲情。面对故土家园、亲情乡情,他们毅然决然舍小家为大家,用奉献牺牲、舍家为国的实际行动挺起了民族脊梁。

南水北调体现了忠诚担当、克难攻坚的移民干部精神。古人云,移民难难移民,可移山不移民。实现80多万群众顺利移民,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努力,可想而知!面对“四年任务,两年完成”的艰巨使命,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,上下统一、履职尽责,创造了我国移民迁安的“淅川模式”。从众多的移民干部身上,我们看到了忠诚为民、责任担当;从“宁可苦自己,决不负百姓”“当百姓贴心儿女,做移民孝子贤孙”,到“5+2”“白加黑”,再到“安居是基础、乐业是关键、融入是基础、幸福是根本”,我们看到了移民干部的满腔热血、为民情怀;从关停企业、拆除养鱼网箱到转型发展、走绿色环保之路,再到“把政绩融入碧水中、将丰碑刻在青山上”的豪言壮语,我们看到了移民干部的克难攻坚、奋发有为。面对职责重任、使命重托,他们毫不畏惧,用行动践行誓言,用担当书写忠诚,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。

南水北调体现了艰苦奋斗、创新求精的工匠精神。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,跨度大、里程长,许多工艺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首例,没有任何经验可循。无论是工程初期自备工具、人抬肩扛、镐挖筐装、修筑大坝,还是新世纪精心设计、科学施工、创造创新,从豫鄂边界到黄河之滨,从豫北平原到燕山脚下,他们攻克了大坝加高扩容、穿越黄河隧洞、膨胀土变形滑坡等一系列人类建筑史上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,用他们的艰苦奋斗、倾情付出、精湛技艺、创新求精,把南水北调工程真正建设成为一流工程、精品工程、世纪工程、国家工程。

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,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。南水北调精神同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等国家和民族精神一样,都需要传承弘扬,使其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财富。大家一致表示,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,不忘初心使命。时刻牢记“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”,切实增强公仆意识,牢记为民情怀,把人民高兴不高兴、满意不满意、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。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,增强担当意识。努力把敢不敢担当、会不会担当、能不能担当作为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,做到信念过硬、政治过硬、责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。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,树立大局意识。善于从全局高度、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,找准区域定位、行业定位和职责定位,用大局观明确方向,找准着力点,找到突破口。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,勇于开拓创新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自觉创新思维模式、创新管理方式、创新体制机制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。

关闭窗口

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006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65号
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行政学院 信息管理部 制作维护 

您是第: 位访客